本帖最后由 yaseki 于 2015-12-28 21:03 编辑
ISO感光度对画面的敏感曝光有重要影响,同时,ISO感光度的改变还会对照片画质产生影响。
在数码相机摄影中,感光元件CCD/CMOS的概念经常被提到,其用途是对进入相机的光线进行感光,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。只有将这些光线的效果在相机内准确还原,才能形成最终的拍摄画面。由此可见,感光元件CCD/CMOS对于光线处理能力的高低十分关键。
CCD与CMOS传感器是当前数码相机内普遍采用的两种感光元件,两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极管(photodiode)进行光电转换,将光线形成的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,最终经过电路还原,形成数码界面。CCD与CMOS的主要差异是数据传送的方式不同。
感光元件示意图
感光元件是由红(R)、绿(G)、蓝(B)三色的感光元素集成的,RGB三色叠加后在形成被摄对象不同的颜色信息。
感光后的信号流程为感光元件感光后,信号经过集成电路处理,最终形成图像信号存储到存储卡上。
感光度的分类
许多拍摄者会直接说使用高感光度或者低感光度来作为曝光参数,例如,在拍摄夜景时,会使用高感光度来提高快门速度。所谓的高感光度与低感光度是对ISO感光度一种通俗的划分形式,这种划分的接线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变化。以前的最高感光度只能打到3200或者6400的时候,可能将这个最高值称为超高感光度,而当前数码相机中的最高感光度已经超过了十万,那么3200等ISO值则只能称为高感光度了。
在许多中低端的相机中,ISO感光度数值通常是以100的整数倍变化的,但是32/50/64这种感光度数值,只在一些中高端的相机中才能见到。
首次搭载409600超高感光度的索尼微型单电相机
我们上面说到ISO高低除了会影响快门速度以外,还会影响画质,这是为什么呢?原因是ISO感光度数值发生变化时,感光元件本身不会发生变化,这种对于光线感光能力的突然增强,主要源于感光元件所连接的电子电路,通过信号的增益技术放大感光所产生的电子信号,来提高ISO感光度。但这里会有一个问题,在放大感光度信号的同时,也会将感光元件中的杂质(干扰信号)一起放大,这样会在最终拍摄的画面上形成数码噪点。也就是说,ISO感光度数值越低,画质越出色;ISO感光度数值越高,画质越差。
高ISO感光度的照片往往会产生噪点。
|